光子(能量)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物质,这对研究物质的起因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的理论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直到1997年,美国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多光子碰撞产生正负电子对的过程。然而,对于两个高能光子的相互作用产生正负电子对的过程,也就是常说的光子对撞机,受制于已有伽马射线源的流强和亮度不够高,迄今为止还未被在实验中观测到。
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特别是10拍瓦(1拍瓦 =
1×1015瓦)激光器的建成,激光光强得到极大地提高,预测可以达到1×1023
W/cm3以上。当如此高强度的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大部分激光能量将被物质吸收并转化成伽马射线,若能同时有效控制伽马射线的发散角,伽马射线源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流强和亮度。
在“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等的支持下,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颜学庆、卢海洋研究团队针对实验上双光子相互作用产生正负电子对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前期工作中,他们研究了如何产生超高亮度伽马辐射源,提出了10拍瓦量级激光驱动光子对撞机的设计方案,从理论方面深入阐明了微通道结构靶中电子的加速过程由纵向电场主导,电子的横向加速得到有效抑制,因此利于获得高准直性的电子束,当这些电子束在横向电场中的相位发生反转时,电子就会在管道边界处产生强的伽马辐射。电子的发散角决定着伽马辐射的发散角,数值模拟显示,10拍瓦激光所获得的发散角约为3度,具有非常好的准直性,所获伽马射线源的亮度比之前研究报道结果高出两个数量级。基于该超高亮度的伽马射线源,研究人员将其应用于光子对撞机。理论模拟表明,该方案每一次对撞可以产生3亿多个正负电子对,同时背景噪声得到有效抑制,信噪比高于1000:1,且每一次对撞的正负电子对信号(>1×108)远高于现有测量技术的探测极限。该设计方案可以在实验室中验证光子相互作用过程中能量到物质的转换过程,为研究激光驱动光子对撞机提供了新途径,也有望为未来建设基于重频拍瓦飞秒激光的高亮度伽马源及其应用装置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金沙登入网站艺术学院成功举办三爱教育系列活动之“美术作品展”
-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关于征集中国-克罗地亚科技合作委员会第9届例会人员交流项目的通知
- “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工作办公室组织面向2035战略研讨
- 闽南文化进校园暨图书馆读者活动月开幕
- 科技部副部长张建国访问柬埔寨推动中柬科技合作
- 金沙登入网站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高参数高效二氧化碳燃煤发电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中期检查在北京进行
- 金沙登入网站关于ITER组织职员招聘(2019年第三批)的通知
- 金沙登入网站我校2013年成人教育工作会提出:切实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会见多米尼加高等教育、科学和技术部部长亚历杭德里娜·赫尔曼
- 关于对“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
Your Comments